旧文:追风筝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阵凉意把我从凄凉的阿富汗战后生活中剥离。奶奶蹒跚的打开家里的小门,抱怨着门闩。一个我从小看到大的弹簧门锁,终于寿终正寝。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了今天刚刚是虎年的大年初二。可是我却上瘾似的喜欢上了阴冷的地方,在奶奶家的最偏僻的小屋里打开昏暗的床头灯,盖着厚厚的被褥躺坐在床上。因为我答应自己今天一定要把《追风筝的人》读完。
在外婆家的时候也是选了一间微微有些漏风的房间,陪着表妹看掉《暮光之城》,之后躺下睡觉,竟然被吹的头疼,不禁想到了千里之外的宿舍,一点点的讽刺。
也许是因为这本书的缘故,今年的春节对于我显得有一点点的阴冷。的确,在这样欢腾的日子选了一本“我”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书,的确不太合适。转念一想,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我只是在这个面临选择的季节选择了一本符合心境的书,难免读起来感到异常的忧伤。那种平静的忧伤,淡淡的,容不得一点声音,仿佛自己要静静的品尝一杯苦咖啡拒绝任何干扰味觉的方糖。

还有两章书就看完了,这是一本旧书,在登哥处的时候已经是旧书了。书的第一个或者是第几个曾经持有者还做了很多人物的分析,让我觉得很有趣。但是看着看着,我就再也笑不出来。我想到了《活着》,想到了《挪威的森林》,想到了义哥曾经纠结的情感和自己的原则,想到了孔大妈的“心理障碍”。想到了我自己,那些隐藏,回避很久却迟早需要面对的问题。人永远都是矛盾的,无论勇敢异或懦弱。与生俱来的矛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痛苦。正如拉辛汗写给阿米尔的信中所言: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我”是一个懦弱的人,所以他感激自己被阿塞夫毒打,这是让自己从懦弱中解脱的唯一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那个不经意间跑出来站在加勒比海盗的船长耳朵里的小人。矛盾,痛苦着,但至少,我们是善良的。

今年家里的孩子特别多,他们仿佛一下子冒了出来,一个三岁的小外甥,两个刚出生不久的表弟表妹。我总觉得自己很尴尬,没有什么同龄的表兄妹一起吵吵闹闹,但是却给了我在剩下的日子里,在我有自己的孩子之前,去观察生命成长的轨迹。这让我想到了那天和鑫姐一起看的“The living body”人的一生,一身的秘密在一个小时的Discovery中展现。而现在的我还认识的表兄妹里,大姐结婚生子早早的脱离我们,表哥在无锡成家立业,表弟也找到了实习,有了一个至少现在很稳定的女友。每每被大人问及类似问题,从大家惊讶的表情里,我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每每站在人生的一道道坎上,总是会让我们集体性的迷茫。就好像在二舅家吃火锅的那个房间,充满了升腾的雾气,其实,窗户就在雾气阑珊中若隐若现。

从大学的生活脱离出来,回到故土,总是让我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回到从前的那个自己,不会说话,不是不想说,是不知道说什么。我喜欢笑呵呵的看着大家说,要么就是海阔天空的扯,说说大学,说说长春,说说大家的八卦。除此之外,我依旧和以前一样,静静的,静静的,我觉得自己前世可能是一个哑巴,遗留到现在,只会在家乡出现这种问题。每次聚会,能到必去,希望和大家多待一会,将来的事情,就仿佛十字路口,所以不再多想。因为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模样。长春,淮安,与我;就像阿富汗,美国,与阿米尔。“早在俄国佬的军队入侵阿富汗之前,早在乡村被烧焚,学校被毁坏之前,早在地雷像死亡的种子那样遍布,儿童被草草掩埋之前,对我来说,喀布尔就已成了一座鬼魂之城,一座兔唇的鬼魂萦绕之城。”“美国就不同了,美国是河流,奔腾的前进,往事无人提起。我可以蹚进这条大川,让自己的罪恶沉在最深处,让流水把我带向远方,带往没有灵魂,没有往事,没有罪恶的远方。”
“就算不为别的,单单为了这个,我也会拥抱美国。”
今天从外婆家回奶奶家的路上,听着母亲说那些自己从不知道的发生在自己生命的前二十年中关于家庭的事情,那些成功与失败,悲欢离合,让我想到了阿米尔和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个发生在许多人身上的故事。如果需要做一个总结,我想说的是《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描述了一个阿富汗家庭的生活,不仅仅讲述了一个阿富汗人的生命轨迹;她是我们无数为了生活而奔波在生活道路上的人的缩影。

停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写了这么多,决定赶紧看完本书的最后两章~天真的很冷~

看完了最后的两章,合上书。“余音袅袅”,相比起高中时候看完《梦里花落知多少》合上书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相信,这一次,我被震撼了。
如果说前面的寥寥千字是看完了前二十二章的“断章取义”加上自己触景生情的有感而发,那么最后的三章让我重新审视这本书。让我重新定义一种神秘的,从未了解过的文化。让我重新去了解战争给平民带来的伤痛。重新了解人性与人心。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对于阿富汗的记忆任然停留在大胡子的拉登与瞬间崩塌的双子楼。停留在美国大兵逐个山洞寻找塔利班的武装。停留在抽象的塔利班恐怖的统治以及美国这个太平洋警察为了自己利益而实施的所谓正义的战争。我从没有想到过这个小小国家所蕴含的文明,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阿富汗人,那些高高飞翔的风筝以及风筝线那头的孩子们。我们也无法想象索拉博的自杀,索拉博的沉默,索拉博的美国……
看完书,想说的话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来,毕竟,我没有实力,也不会像解剖尸体一样分析阿里与阿桑,阿米尔与他的父亲,还有将军,还有可爱的索拉博。也不会去一字一句的找出阿富汗人的精神,阿富汗人的文化,阿富汗人的劣根性。因为这一切太过残酷,就像我想知道刘谦在魔术里干了什么,但是如果知道了又说出来的确太过残忍。
以最后三章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三段话结束此文:
“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如果说索拉博很安静是错误的。安静是祥和,是平静,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旋钮。沉默是把那个按钮关掉,把它旋下,全部旋掉。索拉博的沉默既不是来自洞明世事之后的泰然自若,也并非由于他选择了默默不语来秉持自己的信念和表达抗议,而是对生活曾有过的黑暗忍气吞声的照单全收。”
“为你,千千万万遍。”

PS:
这是一篇旧文,2010年2月15日,春节在乡下的老家里看完《追风筝的人》有感而发。

声明: 本文转载需标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目的。

ChangeLog

161229 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