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响一个巴掌

一个巴掌拍不响,换个角度试试呢?

这是我的“工作谈”系列的第四篇,前三篇参见如下地址:

2月9日入职至今,正好3个月的时间,一路走来,五味杂陈。从最初的抓瞎状态到全面的参与项目组的管理工作再到审视项目组工作,站回到自己应该有的位置角色上。不断的学习、决策、调整的三个月,自己终于搞明白了一件事情:知道了自己不知道的有哪些。后面的三个月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有了一些眉目。
我想说明的就一件事情:我不回小伙伴的微信不是我不想回或者没看见,是真的被海量的工作和信息掩盖了。周末昏睡之后才会有时间简单看看有哪些人的消息遗漏了,有事儿就给我打电话吧…

今天这一篇文字,我想写给一群特殊的人:我的合作伙伴。就像玲姐在五一假期前开玩笑说的一样:我们最想念的人,可能是项目组的小伙伴了。每天要打上几十个电话,发无数条微信,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一群人了。我的绩效是靠项目组最终的产出来评定,项目组的核算是通过我的反馈进行评价。你们是自己公司“最熟悉的陌生人”,几年的时间里回公司本部的时间寥寥无几,对我们却“不似同事,胜似同事”你们对我们的系统和代码细节的了解程度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拥有代码的人本身。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很少用“甲乙方”的词汇来进行沟通,基本是以“项目组”或者“合作方”的形式称呼。因为我始终觉得在日常的工作沟通中双方是平等的状态,共同“升级打怪”,共同处理问题,共同为一个需求的上线給业务带来价值而开心,共同为出现了问题而着急、自责。其实双方是实打实的“利益共同体”。
今天,在我的个人博客里,想从个人的角色里的和我的项目组小伙伴站在个人的角度聊一聊我们工作中的那些工作之外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在项目组了工作三五年,有希望或者渴望成为团队骨干的小伙伴。

问题和现象

“低效率的循环”

基于这种“驻场服务”的模式,往往团队流动性很大,也有很多人留了下来,很庆幸有在一个团队里工作了五六年的你们,在我初来乍到的时候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可以说你们是团队的“中流砥柱”,很感谢大家。也正是基于这种深度的合作和感谢,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会给大家提出更多的要求。
在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应该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而不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来了新人,而去承受西西弗斯之痛。项目组的工作,经常因为老人的离开,新人的加入,一切从头再来一遍。项目组陷入了一种循环:新人加入,简单培训,大量的内隐知识需要摸爬滚打才能学会,对待新人的”不友好“没有打下良好的团队基础,大家辛苦的干活,没有得到鼓励,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两三年后,正是在团队里要发挥最大价值的时候,却选择了离开,经过我的了解,很多人离开的原因基本上是:”钱少活多离家远“、”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感受不到团队的力量“。
由于人员流动率的频繁,项目组的骨干反而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因为新人的学习实践需要时间,而新人这个阶段挖的坑需要骨干来填补。前人的”坑“还没有填上,后面的”坑“又挖出来了。老人不敢让新人上,新人得不到锻炼,老人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事务性的工作太多,没有时间进行总结反思。不断的在这条路上循环。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

为了解决前面的问题,项目组开始招人,因为急于用人,把关不严,人来了出不了活儿,挖了一堆坑,把有潜力的人給”逼“走了。短期来看,人是找到了,活儿有人跟进了,但是长期来看,其实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却远远大于不招这个人或者花费更长的时间成本找到合适的人。

再举一个例子,对于需求的实现方法,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猫”。本身没有错,但是呢,缺乏沟通,需求理解不到位,由于方案有漏洞,问题又没有时间精力总结反思,即使有也是个人的,没有扩展到项目组。结果是花了更多时间改方案,修补BUG。得不偿失。

吃力不讨好

为了了解项目组的实际工作状态,我曾经陪着加班到周六凌晨四点。在解决一些因为几年来的工作没有及时进行总结优化,导致的许多突发情况的处理。这些事情,项目组辛苦不辛苦,必须承认非常辛苦,特别是这一段时间在我的工作要求提高之后,项目经理和项目助理连续加班两个月,每天都会到很晚。已经到了我勒令大家早点下班的节奏。大家很有责任心,也很努力。但是做出来的结果却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对一个团队,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合作方基于大家的努力一般不愿意给予太多的苛责。但是事情往往是努力了很久,牺牲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依然打不到效果。这让双方都很困惑。

解决办法

有效的执行

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难道真的没有解决办法么?我看并不是这样,但是在解决办法背后,低下的执行力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总是有办法督促被管理者达到管理目标的。但是这种方式是采用“及格线”的方式,保证最低效果,很难发挥最高效用。另外,这篇博客是站在个人角度思考问题,我想说的是项目组的那些“管理者”,站在个人的工作方式上,执行也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曾经给项目组的管理者提供过几种思路来解决手里琐事很多,反馈不及时的现状的方法。也多次明示暗示过我自己采用的方法。先保证全量任务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对任务分类,根据轻重缓急跟进进度。对于特别重要的或者需要及时反馈的事情可以很快的找到甚至采用提醒的方式。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依然见不到变化。正如前面所说,如果在这些和个人利益切身相关的工作模式改变方面都没有好的效果,很难想象在其他的工作中能够不断的改变思路,调整方法,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

还有其他的么?

是的,其实还有很多,思前想去,还是在之后写一篇博客就叫“初级管理者的修炼之路”吧,敬请期待。

ChangeLog

170510 新建